篇外篇一:让你惊声尖叫的九大奇妙事件-《读美文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第(3/3)页

    当社会学家罗格斯·吉米看到这一项调查之后,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音乐是否会对人的行为和心态产生重要影响呢?

    他找来了不同时代的近1500首乡村音乐进行研究,然后发现,这些歌曲中,有60%以上的歌词都充满了消极情绪,描绘了人的颓废、绝望、自暴自弃或者怨天尤人。那如果经常接触这类型的音乐,是不是会对人的心智产生影响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美国49个地区人员的自杀率,以及各地广播经常播放的歌曲。当研究人员排除了贫困、持枪等因素之后,依然发现了一些联系:广播电台播放的消极的乡村音乐越多,当地的自杀率就会越高。

    这就不难解释当那首神秘的《黑色星期天》问世之后,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很高的自杀率,以至于出现世界各地相继禁播的情况了。那种低沉、阴郁且充满灵魂拷问的乐曲,的确有着令人绝望的气息。

    no.8:自杀也会传染

    在讲述完音乐的魔力之后,相信大家都会对“自杀”这个词产生某种奇怪的好奇。自杀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了人类生存的正常规律,而且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多少看起来都会有些痛苦和不忍。不过,外力的作用,比如来自音乐、影视或者人为的刺激,也的确会让人在一瞬间充满了想“死”的欲望。

    然而,在排除了这些原因之后,还有一种原因同样会引发人的自杀欲望,那就是“别人的自杀”。

    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讲述了一个名叫维特的少年爱上了一位已经戴上订婚戒指的女士。他们碍于很多原因无法真正地在一起长相厮守,维特年轻的心灵经不起这样的折磨和等待,最终饮弹自尽。当歌德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发表之后,很快引起了世界级的轰动。除了他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人内心隐秘情感的精准透析之外,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掀起了一股“自杀热”。在该书出版后的半年内,德国境内的自杀率明显上升,而且那些选择自杀的人多半都是模仿“少年维特”的自杀方式。这种情形被社会学家命名为“维特效应”。而《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颇具文学价值的书也一度被禁。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所大学的教授大卫很想要弄清楚,如果不是通过小说,而是通过媒体报道某一些自杀事件,会不会引起现代版的“维特效应”。

    他找来了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二十多年间美国在册人口的自杀统计数据,结果他发现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现象,如果一个人自杀的新闻上了报纸或电视的头条,那么它后面紧接着会有很多自杀事件与之有关,这个“很多”的平均数据为60。

    “有关”的含义是,后续的自杀事件,往往会出现与那桩报道相似的方式,或者有相似的背景。至于相关事件的数据,则与媒体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关。

    而且,后续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被报道事件相隔很近,平均而言,在媒体报道某起自杀事件之后的半个月内,该地的自杀率会上升30%。如果,自杀的是名人,那这个数据更高。

    比如,当知名影星玛丽莲·梦露香消玉殒之后,全国的自杀率在一个时期内竟然上升了12%。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终于不堪病痛饮弹自杀之后,很多与之相熟的名人居然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尤可贵,自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旦认真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在很多研究者都公开了自己关于“自杀会传染”的研究之后,一些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希望媒体在报道有关自杀事件的时候,尽量避免用一些惊悚、恐怖,或者天命所归之类的语言;也不要太过详细地描述当事人自杀的方式,最好做到客观、平淡、简练。这也许就是降低自杀传染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吧。

    no.9: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吗

    试想一下,当你在自动取款机面前准备取钱时,突然发现出钞口出来了一张百元钞票,但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提取你卡上的钱呢(很显然是机器故障而多出的钞票),你是会把这张钱放在口袋里,还是拿过去还给银行?

    也许,这个问题的确揭露了你内心的一点点隐私,如果你感到羞于承认的话,不用太担心,因为你大概和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一样的。

    为了印证这个问题,一些研究人员专门在自动柜员机的摄像头另一侧观察了这一情况。事实证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会拿走这张钞票,然后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地继续取钱。而这其中还有一些,显得非常“有头脑”,他们再次折返到取款机前,发现照样会先出一张钞票时,脸上的表情都欣喜若狂。其中最为“会赚钱”的一位竟然折返了二十次之多。

    为了深入研究人的“不诚实”是否有选择性,研究人员又设计了其他的实验。

    首先,他们和一家连锁的便利店进行了沟通,让其中一名研究人员扮演收银员,目的就是给顾客多找钱。如果顾客付的是10元,则按照付了20元的价格找零钱;如果顾客付的是50元,那就按照付了100元的价格找零钱。

    第一名顾客进店了,他只是匆匆忙忙地买了一条口香糖,递给了收银员10元钱,当然,他收到了比10元还要多的“找零”。

    从监控镜头中显示,这名顾客没有丝毫的犹豫,他迅速把钱揣进兜里,离开了便利店。

    第二位顾客进来了,收银员照样犯迷糊找错钱,但这名顾客依然没有声张。

    第三位,第四位……整整一个上午,所有进便利店买东西的顾客,居然没有一个人提醒收银员找错钱了而退回多拿的钱。而且他们离开便利店时,多半脸上都会露出“占了便宜”的狡黠笑容。

    到了下午,研究人员开始了第二个方案,“收银员”不但要找错钱,而且在找零钱的过程中要大声地数出零钱有多少。比如当顾客给出10元钱购买了价值8元的东西时,收银员一边找钱,嘴里一边念着“你给我20,我应该找你12元”,然后很认真也很大声地数清楚这12元钱。

    然而,情况并未有所改变,所有顾客都默默收下多找的钱离开了,没有一个人有一点的犹豫。

    到了实验的后半部分,研究人员决定加强对错误的强调,收银员不但要念叨着所找的零钱,同时还有装作一时犯迷糊的样子,反而询问顾客,“刚才你递给我的是多少钱?”

    研究人员猜想,收银员已经反问了,而且把皮球推到了顾客身上,一旦顾客撒谎被揭穿,后果将很不“好看”,这种情况下应该不再会有人说谎了吧。

    可结果超出了研究人员的预料,尽管“风险很大”,但竟然只有一个人指出了收银员的错误,剩下所有顾客都没有实话实说,他们都拿走了多找的零钱,而且笑容更加狡黠得意。

    在这一个实验部分,顾客通常不会立刻确定地回答收银员自己究竟付了多少面值的钞票,而是会试探性地反问收银员“你自己看看呀”“抽屉里面确定一下呀”之类的话,目的是核实一下收银员是否有办法明确地判断自己究竟付了多少钱,一旦他们确定,收银员根本无从判断,彻底迷糊的时候,他们便会趁机占便宜。

    这个实验很轻松地就证明了,“自私”和“贪小便宜”几乎是人类的共性。但研究并没有就此止步,研究人员把错找零钱的招数放到了街边个体经营的一个小商店里,找零的错误与在连锁便利店的完全一样。

    这一次,结果大不相同,有超过半数的顾客会及时地指出店主的错误并把多余的钱退还给店主。

    这个有趣的现象表明了,即便人们自私且喜好贪小便宜,但并不是毫无底线。在大部分人心中,连锁便利店属于大公司,很有钱,因此占他们一点小便宜,他们并不会损失什么。但街边的小商店不同,盈利或亏本都得店主自己承担,而且小本经营本来也赚不了多少钱,再多拿人家的钱就显得不厚道了。正如其中一名顾客在实验后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我觉得靠这种意外和不诚实去‘赚取’生活境况和我差不多的人的钱是不对的。”

    这一个系列的实验与社会学中很重要的“相似心理”完全相符。人们通常都会有很相似的心理,比如“仇富”,再比如一定程度地同情穷人等等。人们在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引发相似的行为,但没有人是提前约好的,这只是人类的共性所致。


    第(3/3)页